朱元璋微微一笑,“莫非丞相你没有看欧阳伦写的奏章?”
欧阳伦写的奏章?上面不是写永安府征召不起徭役,上奏章请罪的么?
嘶——
胡惟庸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他记得那本奏章还比较厚,他只看了前面第一页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他全都没有看。
这欧阳伦在奏章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胡惟庸突然有些后悔,当时太过激动,并没有把欧阳伦奏章上的内容看完。
“臣当时只是大致看了一眼,觉得此事重要,所以才特意挑选出来给陛下查阅。”
胡惟庸无奈道。
朱元璋笑着道:“原来如此,正好朕今天把欧阳伦写的奏章带了,诸位爱卿都看看吧。”
话音落下,王忠将龙案上的奏章拿起,送到胡惟庸面前。
“臣领旨!”胡惟庸接过欧阳伦的奏章。
翻开第一页,的确是当初他在中书省看到的那一本,接着翻开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
砰!
胡惟庸看完整本奏章,整个人都傻眼了。
“丞相,你若是看完了也给其他人看看。”
朱元璋淡淡道。
闻言,胡惟庸这才将手中的奏章递给其他大臣。
“原来欧阳大人早在奏章里面就已经陈述了此事。”
“果然是花一百两银子免除徭役,这价格啧啧要是其他州府也这样,那何愁国库不充裕啊!”
“大明有一百多州府,也不需要每个州府都像永安府这样,有一半.那便是五千万两白银.”
“善大善!”
“欧阳大人此法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满足了百姓的需求,也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
“不止如此,朝廷可以拿着这些钱,去贫穷一些的地方招募民夫,还能够平衡各地财富诧异。”
看完欧阳伦奏章后,太极殿上的百官们眼睛越发明亮起来。
“想要其他州府像永安府那般,谈何容易!”
“永安府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够拿出一百两银子出来,可见永安百姓的富庶!”
“依我看,永安府百姓或许已经比京城百姓差不多,甚至还要富一些。”
“欧阳大人真是治世之能臣!”
看着朝堂上的风气一边倒,胡惟庸此刻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他还不敢光明正大的生气,只能将头低着。
他无比的清楚,他被打败了,被一百万两银子打败了!
该死!
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依旧和户部尚书郭资等人争吵。
“就算上交了银子又如何?欧阳伦藐视朝廷,违反大明律,就该革职查办!”
“放你娘的屁!我以为欧阳论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有本事你拿出一百万两给国库啊!”
“钱有大明律重要?”
“那你先拿一百万两出来啊!”
“卧槽,你能不能不提这一百万?”
“不能!一百万足够修两个堤坝,能让数十万百姓受益。”
“额”
“够了!”
“都给朕闭嘴!”
朱元璋有些受不了大臣们破口大骂,当即呵斥道。
话音落下,太极殿也重新安静下来。
朱元璋看了一眼胡惟庸,又看了一眼其他官员,淡淡道:“欧阳伦在奏章中言,”
“既然以银应徭役,上和国情,下体民心,此事永安府做的没错!”
其实朱元璋对于欧阳伦这种先斩后奏的作法有些不爽,但是没办法,这小子一出手就一百万两,给得真是太多了!
“从今天开始,允许百姓以银应徭役,价格就对标永安府,你要是能够拿出钱来,那便免去徭役,要是拿不出钱来,就老老实实服徭役!”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郭资第一个带头跪下,接着其他官员也紧跟着跪下。
场面一下子发生了一百八十度改变,之前是胡惟庸一党跪,现在变成支持欧阳伦的官员跪。
本来胡惟庸还想坚持一会,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当朱元璋冷冰冰的目光落在胡惟庸身上的时候,后者秒跪!
连丞相胡惟庸都跪了,跟随胡惟庸的一众官员那也是接二连三的跪下。
很快,整个太极殿上所有的官员都跪下。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此事可行,那便这样定了。”朱元璋点点头。
话刚说完,之前晕过去的的吕昶又独自一人走进了太极殿中。
“吕爱卿,你若是不舒服就回府上呆着去,万万不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朱元璋赶忙道。
毕竟吕昶的年事已高,要是再经历几次惊吓,估计就没了。
到时候天下百姓还不得骂死他,说他是个暴君、昏君。
“多谢陛下关心!”
“不过臣记得,欧阳大人在奏章里面还提了个要求,不知陛下可否答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