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包拯在现代,那可是神话人物了。
臣子中,还在世的,就剩下了这个周国太夫人了。
于是,一直在向太后身后小心翼翼的侍奉着的文熏娘便盈盈一福后,从殿中取来一盅早就已经熬好了的肉粥,向太后接过来,拿起一个瓷勺,先吹了吹肉粥,然后尝了尝味道,才对赵煦道:“六哥,且尝尝母后煮的肉粥味道。”
“娘娘、大家四方使者将要入殿称贺了。”粱惟简到了内寝,远远的看着帷幕内的人影,便在帘外禀报。
接下来,自是冗长而无聊的各国使臣称贺环节。
所以母子感情,非但没有半点疏离,反而更加亲密。
所以,尽管她其实不太喜欢与人争执,更讨厌勾心斗角。
在经筵上,群臣赋诗,他也从不做点评。
但,自从在庆宁宫醒来后,他就一直在刻意的向外界传递一种——朕不喜诗赋的态度。
向太后笑起来:“现在,姑后正在受群臣之表呢!”
毕竟,人家现在也没有提出要求来。
原因很简单——太庙陪祀功臣的数量,素来稀少。
向太后自端坐到太皇太后右手边,而赵煦则坐到了两宫中间的一张坐褥上,隔着帷幕,看向帘外的群臣。
蔡确呢?
韩绛呢?
吕公著呢?
但赵煦知道,那位太夫人入京,肯定不是为了给自己要待遇和荣誉(本章未完,请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