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昔年,包孝肃公不幸去世,幼子绶年方五岁,仁祖(在宫中,北宋皇帝会将自己的祖宗冠以某祖,譬如仁祖、神祖)怜之,授太常寺太祝,赏赐有加。”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发妻,周国太夫人了。”
因为现在的政治情况,有些特殊。
但也总是在给大臣们的批语里,关心他们的身体,问候他们的家人。
顿时命妇们开始交头接耳。
即使是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也是如此。
类似司马光、王安石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因为今天来的,都是命妇,也就是宗室、外戚、勋贵、大臣家里的正妻。
所以,赵煦其实都不需要记这些人。
韩绛改革青苗法和免役法,就是拿着这些人和僧户动刀子,疯狂给他们上压力、加税。
因为赵煦知道,文彦博这个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但主流舆论,还是鼓励再嫁的。
若有人想要妇人守节。
但也都是很坚强的个性。
严重一点的话,甚至可以质疑他们——到底有关心过老朋友包拯的儿子吗?
所以,其实文彦博这个老狐狸,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司录司检校库,现在不说可以百分百做到,对受托孤儿及时查看。
而元老们家里的夫人,在命妇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孙臣乞请太母亲览‘太母车’,并以此物,赐今日来贺命妇,好使天下人皆知,太母乃有史以来,最为贤德、慈圣之(本章未完,请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