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夏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夏小说网 > 佛和道 > 095章 心中心法

095章 心中心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在玉清、优昙及其弟子们和太极宗内门弟子除了修炼大圆满前行之外,还加上了密宗的心中心法。现在的人修行佛法,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佛的威神力。东土八大宗流传到现在,其他宗已经慢慢衰落了,现在只有净土宗和密宗广为流传,因为其他宗四禅八定都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而净土是靠佛号的加持和佛的接引。密宗是靠佛的密咒和密印加持。有人说:比如竹子里的虫子要出来,其他宗修行都是把竹子一节一节咬开,最后从竹子里出来,这叫竖超三界。净土宗是直接在竹壁上咬一个洞出来,简单又省事,这叫横超三界。禅宗对弟子和的根基要求很高,对接引禅师的要求也高,现在末法时期,这两者都难找了。一句话点化开悟,那是高难度的,一般人玩不转,所以禅宗也不可避免的没落了。    什么是修炼的证量?很多人没有说清楚,有人说得很笼统。证量就是你实证到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讲,证量就是你开悟后所证悟到的层次。为什么要实证呢?因为没有证悟本性,你看到的东西都是虚妄颠倒的。比如有一座高山,你要把这座高山说清楚,首先你要到山底下,或者在山的不同层次。在山底下、山腰、山顶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你的证量。    所以首先要开悟,开悟的层次不一样,你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你在家里,只能看家里的东西,震旦、世界、宇宙,证悟的层次不同,你看到的东西大小有差别。有人说心量有多大,证量就有多大,就是这个意思。到了佛地,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就圆满佛果了。    佛法为什么难修?就是佛经中的很多词汇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心”这个字,有时表示真心,真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即是说妙明真心;有时表示第八识,“三界唯心”,“心、意、识。”就是说这个被污染的第八识;有时表示我们的意识,也就是第六识。“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前面一个“心”是第八识,“种种心生”的心字,就是第六识,也是我们哲学课本里说的“意识”。    再比如“法”这个字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含义。可以表示物质、精神、佛法、外道之法,    所以说修行第一要正知见,这是最难的。知见不正,起点和方向错了,后面修行出得东西都是错的,这叫“因地不正,果招迂曲。”修行佛法的人,一般是很固执的,他要认定一个老师,一个理论,你很难纠正他。李昊原来也喜欢和人争辩,后来被骂得狗血淋头,多来几次,李昊就不啃声了。    心中心法在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中就有的。    密宗传入唐朝之后,莲-花-生-大-士又将另一系密法传入西藏,后人称其所传密法为宁玛巴(俗称红教),在该部教法中一直有心中心法的传承。民国时期诺那上师于汉地弘扬密法,曾经言及心中心法,因其属于无上密部,对一般人等不能轻传,故仅在上海传予袁希濂一人。    以前台湾有一位怀泽法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到日本高野山(东密的根本道场)学习密宗,修了六年以后看到心中心的法本,于是向其师父提出学习的请求。师父告诉他,你现在的条件还不够,要等到具备阿阇黎的资格时才能传授。他没有这个耐心,就来到西藏,找到红教的师父想学这个法,结果红教的师父对他讲:既然你在日本已经修了六年密法,可以少用点时间,就在我这里再住上十年,先修习一下其它的密法,然后才能传给你。所以说心中心法在日本和西藏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    心中心法的开山祖师大愚法师,湖北武汉李氏子,民国初年参政,曾任湖北省议员。其时正值军阀割据时期,连年战祸,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愚祖师睹此惨状,痛心疾首,顿生出离之心,乃弃官出走,于南京宝华律寺出家,后至庐山东林寺砺志苦修。初修净土法门,虽屡经厄难而不稍懈,继而发心修般舟三昧,历尽艰辛而不悔初衷。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终至偷心死尽,泯然深入大定,感普贤菩萨现身,授以心中心法,并告诉法师《大藏经》中原有此法,甚为善巧,可检而修学。此法借佛、菩萨加持之力,对于打开本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用以补禅宗仅恃自力修行之不足,与当今众生之根机最为相宜。愚公依菩萨指授,于大正藏中觅得《佛心经》,详参法要,经七年苦修,终于彻证本真,成就悉地,二十年代中下山传法,开印心法门。    大愚祖师下山弘法时,密宗在内地湮灭已久,无上法宝人皆不识,为使世人知此善巧方便法门,师祖于所到之处略显神通,大江南北无不为之轰动,一时求法者不下五、六万人。起初由于每日忙于灌顶传法,未及详谈法要,世人遂以普通密宗视之,皆重神通不重道。祖师乃于1930年连开九次般若法会,始以密意示人。    大愚法师小施神通。因此引起太虚大师与印光大师的不满,略有微言。但愚公为了弘法,忍辱负重,未作反应。随后将法传予得心髓之弟子王公骧陆,易装归隐于川蜀之地。大愚祖师毕生只作《解脱歌》一篇和《告别诗》一首,没有留下其它文字著述。歌中有“太虚饮光消契阔”一句,即谓和二师不存芥蒂。    归隐时还有一种误会,当时适值北洋军阀内战,逼愚公现神通为其打仗,愚公不允,化装遁去。不知内情者,误以为现神通失灵而隐去,不亦冤乎!    1942年11月虚云老和尚应邀去重庆参加护国息灾法会,成都信众拟亲懿范,请南怀瑾的师父袁焕仙去请。    袁至重庆与虚老相见,寒喧后乃致问云:“成都禅者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悟后须真修,二、一悟即休,不须再修,三、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请问和尚这三种看法,哪一种最为正确?”    此问看来平常,其实是宗下主验宾之问,端将手铐脚镣甩在你面前,看你是否上当,自己去套。(“宗下”指禅宗门下,与其他宗派“教下”相对的;“主验宾”,就是明白人考别人是否明白)    虚云是当代作家,不上其当,答云:“天下乌鸦一般黑。”(“作家”指禅宗里的明白人)    以后二人即顾左右而言他,不再交锋了。    此事由袁老将始末情形致信与成都的贾题韬居士,当时大愚阿阇黎亦隐居成都,看了此信说:“袁老问得好,虚老亦答得妙,但下刃不紧,可惜许。”    贾问云:“怎么下刃不紧?”愚公云:“放过袁了也。若是我,就会问袁老居士,你是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呢?这样才会狭路相逢,各呈手眼。”即用其人之枪还刺其人。    由此可见宗师的问答真非寻常,其中大有文章,非同儿戏。    元音老人记录大愚法师:“我师公大愚阿阇黎为敦促我等师兄弟上上升进故,常设难考问我等。    如问:一千七百则公案,一串串却时如何?    一师兄答:苦!    师公追问:谁苦?    师兄不能答,余从旁掩耳而出。    师公曰:有人救出你了。    又如,一师兄拿了师公的扇子道:这是愚公的。    愚公后问曰:大愚的,为什么在你手里?    余代答曰:请问什么在我手外?公首肯。    又如,愚公问:你们观心观到了没有?    师兄答:观到了。    愚公进问:在什么处?    余从旁伸出手掌云:和盘托出。”    心中心法二祖王骧陆居士,三祖元音老人,著述甚丰。庚辰(2000)年正月初一,元音老人预知化缘已尽,遂舍报而逝。荼毗时,不但身出舍利无数,而且天空中亦屡现不可思议的瑞相,这是老人一生精勤修法,圆满成就的表徵。    因为心中心法的六个手印分别具有发心、消业、得定、开慧、降魔、除障等各种功用,因此学习本法不需历经加行及生起、圆满等次第的修持,而可以直接进入大圆满次第。    李昊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心密的。以前李昊只是看佛经,没有修行,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修什么法。汉地有些人跑到藏地去学法,有些人就奇怪,汉地这么多法为什么不修?修炼的事情讲究一个缘分,而且也不是一辈子的事。以前你修过什么法,这辈子一般也会接着修。没有缘分的话,你就没有信心,硬要去修炼,你就没有感觉,没有道验。李昊也知道净土宗,知道净土宗很不错,但是就是提不起劲来修,情愿干等着。    若干年后,有一天,李昊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就跑到寺院里去抽个签,问问自己的缘法在哪里。签上没有说修法的事,只是告诉李昊将会换一个地方重新安家。李昊当时心就凉了半截,难道我这辈子无法可修了?心灰意冷之下,生活都变得灰暗起来。后来也想开了,无法可修那就继续看经书吧。有一天,李昊百无聊赖地在佛教网站上游览,突然看见一篇文章“打坐方法”,李昊一看,赞叹:“这是证量很高的大德写得啊!”看看作者,“元音老人”,再网上搜索,发现元音老人已经去世了,太可惜了。好在元音老人留下了心密的传承,李昊后来发现修炼心密的人不少,从此李昊踏上了修行之路。    以前李昊和人争辩,引用佛经批驳他的师父说的不对,把他说得哑口无言。最后这位仁兄骂李昊是“佛油子”,满嘴是法,道:“我的师父德行高尚,你六根不净,有什么资格说我师父?”李昊无话可说。就像两人驾着马车,一人说另外一人:“你的车子破破烂烂,老牛拉破车。我这里是鲜衣怒马,你有什么资格说我的方向不对?”李昊就纳闷了,这方向和车子的好坏有关系吗?这方向不对,你的马跑得越快,不就死得越快吗?    心中心法的法本,七宝金卷里就有,座上的六印一咒威力很大,但是最难的功夫还是座下的观心,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念起不随。这是水磨功夫,一般人是看守不住自己的念头的。不过玉清优昙都是金丹期的高手,打坐的底子很不错,本来心就很清净,只要纠正以前的错误,上手很快。有人说外道不容易相信佛法,但是一旦入了佛门,进步是非常快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佛教中说“定慧等持”,外道之人注重修定力,慧力远远不够,只有依靠佛的般若智慧才能纠正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