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精灵城之行,虽然九死一生,但是收获太大了。没想到神力有这么大的作用,直接把李昊的身体改造得和神体相近,接近九转玄功第五层,身体能大能小,变化万方。 首先是李昊体内的三百六十五个主要xue位和一万四千八百个隐藏的xue位,全部被点亮。李昊感觉到这些xue位透过一个隔膜和天海诸星遥相呼应,现在李昊的人体内形成一个周天星斗大阵,举手顿足之间,可以调动天地之威。李昊现在很自然的进入到金丹后期,而且已经触摸到金丹和元婴的之间的界壁。 金丹期还是属于世间法,讲准确一点还是属于人界的范畴。人界和仙界、天界有一层界壁,这个界壁保护了人类不受外界能量、生物的侵害,但是同样也限制了人类联通,摄取界壁之外的异世界的能量。如果能打破这个界壁,生命就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这就是破丹成婴。东大陆叫元婴,在罗兰叫做圣域。 道家弄不清楚第七识是怎么回事,也搞不清楚元婴是怎么回事。他们把第七识和元婴混为一谈,统称为“元神”。 那什么是元神呢?丹道书中义将“神”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武术汇宗》:“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 道家把神分为元神和识神,其实识神就是佛家讲的第六识,也就是我们日常用的意识。元神其实是佛家讲的第七识,也就是末那识。修道的人为什么要讲屏息歇念?魔法为什么要冥想?这都是要把第六识压下,打死。第六识不动了,第七识就清净了,所以道家有一个口诀,叫做“识神死,元神生。” 第七识清净了,就会生出一种身体,叫做元婴,也叫阳神。佛家叫作“意生身”,顾名思义,就是第七识意根所生的身体。 破丹成婴就跨入超凡入圣的行列,寿命也增至千岁。元婴成熟出窍,可以超脱rou体的束缚,云游天地。元婴,道家叫不死药,大药,rou身腐朽,认为这个元婴不会坏。其实元婴也会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形的东西都会坏的。我们这个世界有一个数字叫“八万劫”,六根修行,眼根有八百功德,修炼到行蕴时,能看见八万劫的生死轮回,这个世界的众生最长的寿命是八万劫。这个元婴到了八万劫寿命,也会毁坏。 元婴修炼期间婴儿可以出窍,到天地间遨游,这叫元神出窍,和灵魂出窍不同。道家对出窍有鬼魂,阴神,阳神之分。纯阴而无阳着为鬼魂,阴阳相杂者为阴神,纯阳而无阴者为阳神。凡人死后阴魂脱壳即成鬼魂;修功者阴未尽而出神过早,谓之阴神。其出之时,或眼中见白光如河,则神从眼出;或耳中闻钟磬箫管之音,则神从耳出。由其阳气未壮,不能擅破天关,故旁趋别径而从其便。既出之后,亦自逍遥快乐,穿街度巷,临水登山。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游走人间,不能飞腾变化。若盛夏太阳当空,则阴神畏而避之。是以虽带仙风,未离鬼趣。 道家对人体rou身的研究很仔细,有三魂六魄之说,佛家对rou身不看重,称为臭皮囊。道家讲一世修成,所以对rou身寿命非常重视。道家攻击佛家“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修道者只有在没办法解脱时才会选择兵解,或者尸解,抛弃rou身。 佛家讲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成佛果,这还是最快的。一世修成,即身成就,顿悟成佛的非常少。佛家只修性,即心意识的修炼。把rou身看作一间屋子,临时住所,坏了换个地方。 元婴既是阳神,有人出阳神后,把rou身抛弃,自己在太空中逍遥快乐,飞腾万里,高踏云端,俯山观海。或游戏人间,千般变化,从心所欲。有人把rou身形骸骨rou一起炼化,与阳神形神合一,认为此即炼虚合道。形神俱妙,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之大道,出现百千万亿之化身,神通广大,拨云弄雾,移山填海,至此才算证得大道。 从元婴出窍后开始,如何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道家各派开始出现分歧,各有各的说法,最后能修到混沌金仙的非常少,都是因为炼虚合道时走偏了。因为走到后面,明白的人太少,能够修到那个境界的就更少了。不像佛经,浩如烟海,东土大藏经就有六千卷,大正藏有一万多卷,藏文的佛经也非常多。佛法理论上没有问题,宗门也很多,修行有很多选择的余地。东土的道家经典非常少,谈到炼神合虚,炼虚合道的就更少了。李昊前世炼气功时就听一个大师说:修道要看西游记,聊斋。就是因为修到后面不知从何入手了,西游聊斋里面多少说了一点出神入化的东西,虽然是道听途说,似是而非,但总比没有好。 道家说元婴是阳神,说佛家不能修出阳神,只能出阴神,有些名气很大的所谓佛学者也这样说。这是不懂佛教,也不懂道家。 道家说阴神、阳神,阴神和阳神所指有很多中含义.比如,道家秘传中,就以魂为阳神,魄为阴神,三魂六魄(一说七魄),三魂对应性灵神灵和心灵,六魄对应六根。 在丹鼎门术语中,阴神和阳神都指人的本命元神.只是阴神未经修炼或修炼境界不高,具体的说就是没有成就圣胎或即使圣胎成就但是还没有到脱胎火候的元神,都属于阴神.而阳神指的是圣胎金体火候具足,可以从天门出去。 《五灯会元》里有个吕洞宾和黄龙祖师的故事,佛道两家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故事把修道的人给气的够呛。我们不管故事的真假,故事里面的道理还是不错的。 吕岩洞宾真人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 “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吕纯阳祖师修道有成后,四方云游。一次,走到了黄龙山,看见山顶上有紫云结盖。这是瑞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有修道人才能看得见。他知道山上有得道高人,于是上山参访。到了山上,看见一座寺院。这时,维那师正拈香请黄龙祖师出来说法,吕纯阳赶忙进入殿内。 黄龙祖师上了法座之后,厉声说:“座旁有窃法者!” 吕纯阳一听,心想:哎呀,这是说我呢,你们都是和尚,只有我是道士,本来想听听你说些什么,既然说我窃法,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不妨和你较量较量。因为吕纯阳已证得阳神了,以道教来看,这是最高境界了。艺高人胆大,吕纯阳毅然从僧群中站出来,问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粟是米,一粒米这么小,而世界这么大,如何能藏进去呢?铛是锅,只能煮半升米的锅,一升米都煮不下,怎么能把大山大河放在里面煮呢?因为道教注重神通变化,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笼罩著这个世界,也可以把山水缩小,把锅放大,在锅内煮山川。吕纯阳就拿这个偈子来试探黄龙祖师。 祖师一听,知道吕纯阳还没有证到根本,却落到枝末神通上了,至此还痴迷不悟。于是,指著吕纯阳说:“这守尸鬼!” 吕纯阳一听,哈哈大笑说:“争奈囊中有长生不死药!”这句话含有两种意思。一是道家炼外丹(采药,采丹砂,即朱砂这类东西。立炉鼎,炼出外丹),吃下去,可长生不老,rou身不坏。所谓囊中就是口袋里面。另一种是内丹成就,炼精气神,采大药炼成大丹,即所谓金丹,化成婴儿,为金刚不坏的阳神。这个囊就是臭皮囊,即我们的rou身。 吕纯阳认为自己已阳神成就,是金刚不坏身,已不是守尸鬼了。岂不知阳神并不究竟。阳神是什么?阳神就是佛教里所说的意生身,即第七识(末那识)所生起之身,还是虚幻的识神。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总要对外面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起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烦恼就把第七识盖覆住,不得自由,出不来。烦恼越多,压得越深,封得越死。这个第七识,它是染净依。意思是你染它跟著你染,你净它跟著你净。前面六根受外面六尘所染,著相了,五蕴烦恼纷纷扬扬,分别作用,第七识就不得自由,不得清净。倘若我们能明悟一切事物皆如空花水月,虚幻而不可得,一放一切放,空净无染,将覆盖在第七识上面的污染销光,第七识就获得自由了。你不要它出来,它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而道教不明白这个根本原理,用强制的观想功夫在定中生出这个意造的阳神,所以它并不究竟。《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有相者,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决不会永远不坏,这是最辩证的。 所以,黄龙祖师指著吕纯阳祖师说:“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意思是说,你纵然活得比世人长寿得多,能活八万个大劫,最后还是要毁灭,不可能永远不坏。因为你还没有见到阳神的本体——佛性,还在弄识神啊!玄沙大师说过: “修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 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这个“真”就是指佛性。意思是修道之人没见到自己的根本,没见到性这个万能体,而著相于些小神通上,玩弄识神,误以为已得根本,以致步入歧途,生死不了。性喻水,识神喻水起的波浪。水是根本,波浪是枝末。修道人没有认清水的湿性,而只认得波浪的动态,即只知波浪而不识生起波浪之水,所以错了。 纯阳祖师一听,怎么终是落空亡啊?心里很不痛快,我明明阳神已成就了,已成金刚不坏身了,怎么还说我落空亡呢?纯阳祖师身后背著一把宝剑,他突然拔出宝剑,飞剑斩黄龙。黄龙祖师哈哈大笑,顺手拿起佛台上的拂尘,轻轻一扬,“啪!”剑落地了。这是什么含义呢?“剑”、“见”谐音,表示见堕。意思是纯阳祖师的知见落于下风,打了败仗。纯阳祖师赶忙退下来,给黄龙祖师顶礼,并请开示。 黄龙祖师看他趾高气扬的神气终于变了,能虚心下气,能放下来了。于是,拿他的问题反问道:“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经此一点,纯阳祖师当下就开悟了。 纯阳祖师过去修道执著追求的是神通、出阳神。现在‘见堕’心空之后,听黄龙祖师一开示,啊!他悟到了一切法都不可得,一切都是无相的性的显现,都是性的作用,唯有性是真,其他皆假。纯阳祖师到这里才真悟道,所以他作偈云: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